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骨髓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阴阳不和,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,髓液皆减而下,下过度则虚,虚故腰背痛而胫痠。”
见《中草药资料》。为牛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医学正传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郑梅涧撰。刊于1797年。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,对白喉的辨证论治、药用宜忌、药性、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。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一。人参、茯苓、熟附子、木香、肉豆蔻、白术。水煎服。治溏泄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即瘛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