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肘后痈,见该条。
八法之一。包括消散和消导两种意义。用消散导滞破积药,以消除食滞及因气血瘀滞而产生痞积的方法。有消食化滞、消痞化积等法。详各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①病名。同痉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八:“痓又谓之痉者,盖痉痓一类,古人特以强直名之。”②证名。痓与痉为二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破伤风源流》:“痉者,筋劲强直而不柔和;痓者,口噤而角
详瘴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真青囊》卷二。即喉间溃烂。详该条。
出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樟柳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7卷,已佚。
冲,深也。指色泽深沉晦浊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冲浊为痹。”张景岳注:“痹病在阴,肉骨受之,故色冲而浊。”
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