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少阴络脉

手少阴络脉

十五络脉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少阴之别,名曰通里,去腕一寸半(半字应据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卷九《十五络脉》、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三第一及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九一删),别而上行,循经入于心中,系舌本,属目系。”脉从掌后1寸的通里穴处分出,别走手太阳小肠经,在腕后1.5寸处与本经相并上行,进入心中,上连舌根,属于目系(眼球与脑相联系的组织)。本脉发生病变,实则胸膈胀满,虚则不能言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附子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荸荠苗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通天草,详该条。

  • 护场

    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指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者,称有护场,易治;反之,为不护场,难治。

  • 官桂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肉桂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府

    指小肠。心为火脏,小肠与心相表里,故称小肠为“火府”。

  • 勾漏

    即句漏。见该条。

  • 作强之官

    指肾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肾者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张志聪注:“肾藏志,志立则强于作用,能作用于内,则伎巧施于外矣。”马莳注:“惟肾为能作强,而男女构精,人物化生,伎巧从是而出。”故肾气盛则精神健

  • 交筋

    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合阴阳方》。即阴蒂。

  • 蒲黄根

    出《产乳集验方》。为蒲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破布艾

    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小飞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