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整体观念

整体观念

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。祖国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、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同时认为四时气候、地土方宜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,对发病以及人体生理、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,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,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。用这种从整体出发、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而不是单从局部的病变着眼。这种整体观念,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鲮鲤甲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穿山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热止血

    止血法之一。是治疗因血热妄行而出血的方法。例如胃热吐血,血色鲜红,口干咽燥、唇舌绛红,苔黄,脉洪数,用茜草根、阿胶、黄芩、侧柏叶、生地、小蓟等。

  • 公余十六种

   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。

  • 鸡脚骨

    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白马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海莴苣

    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氏遗书八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黄元御撰。最早刊于乾隆年间。包括《四圣心源》、《素灵微蕴》、《四圣悬枢》、《伤寒悬解》、《伤寒说意》、《金匮悬解》、《长沙药解》、《玉楸药解》。

  • 气散腹胀

    病证名。指真气耗散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气散腹胀之症,时胀时退,气怯,言微,目慢神清,静则稍减,动则胀急。”多因劳累太过,中气受伤,或久病缠绵,元气受损,真气散乱所致。治宜补气敛气为主。气怯

  • 医经溯洄集

    医论著作,1卷。元·王履撰于1368年。全书收医论23篇,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,贯彻源流之义,故名《医经溯洄集》。内容有研究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医著心得,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。他根

  • 周广

    【生卒】:八世纪上半叶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吴(今江苏境内)人。从纪朋学习医学,善于观察病人的气色言谈,判断疾病的浅深。

  • 定风草

    ①出《药性论》。为天麻之别名。②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七叶子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