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痰毒邪火之气壅塞肺系,肺气闭郁,气机不利所致。症见咽喉肿痛,痰涎稠粘,身发寒热。治宜宣肺气、祛风痰、清热毒。用荆芥、防风、桔梗、蝉蜕、僵蚕、瓜蒌、陈皮、枳壳、法夏、黄芩、梔子等煎服。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玉翳者,风充入脑,积热肝膈,发歇疼痛,失于调治,日久积累,血凝不散,结成白翳,遮满瞳人,如玉色相似,立名玉翳浮瞒。”即玉翳遮睛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为金代名医刘完素三传弟子,著《加减方》1卷,已佚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杜鹃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燕昌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惟恒。兰溪(今浙江兰溪)人。以医为业,对贫穷人不收报酬,并且赠送药物。子郭德昌(字曰生)继承医业,也以医术闻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