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本草纲目拾遗

本草纲目拾遗
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清·赵学敏撰。刊于1765年。本书收录《本草纲目》一书所未载,或已载而需予补充的药物。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、石、草、木、藤、花、果、诸谷、诸蔬、器用、禽、兽、鳞、介、虫等18类共921种(包括附记药品205种)。其中新增716种为《本草纲目》所未载;161种属于对《本草纲目》已收药物的补订内容。作者广泛参考了多种文献资料,结合个人采集种植草药的见闻和临床经验,分别予以介绍,并对《本草纲目》中的一些错误作了订正。此外还收集了较多的民间验方治法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虎爪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懋先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嗣昌条。

  • 人参鳖甲煎丸

    即鳖甲煎丸,见该条。

  • 甘蒲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香蒲,详该条。

  • 大救驾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祖师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霉疮约言

    性病专著。2卷。又名《梅疮约言》。日本和气惟亨撰于宽政七年(1795年)。作者在研究陈司成《霉疮秘录》基础上,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编成此书。书中所论重视察标本缓急及其病情转归,指出此病与任督两脉之关系;在

  • 湿气呕吐

    证名。指呕吐因湿气袭胃,胃失和降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湿气呕吐之症,胸前满闷,头重身重,面目浮肿,呕恶而吐,口不渴,吐多痰涎。”脉多濡软,或沉伏。寒湿者脉兼迟,湿热者脉兼数。治宜化湿为主。身热脉

  • 阳虚证

    证名。指阳气虚衰所出现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多见于慢性疾患,因素体阳气虚弱,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阳虚者,火虚也,为神气不足,为眼黑头眩,或多寒而畏寒。”症见面色白,短气懒

  • 王本高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荫陵条。

  • 芪芍桂酒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