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杂证汇参

杂证汇参

书名。8卷。清·程杏轩辑。刊于1826年。本书系《医述》第5~12卷。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证治。每一病种,选列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及后世有关医论,记述病名、病因、病状、治法方剂,间附医案。眉目清晰,资料较为丰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羸小品方

    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卷六十一方。人参、甘草、川芎、肉桂、干姜、桃仁、黄芩、蟹爪各等分。每服一两,水煎,空腹服。用于体弱欲下胎者。

  • 地稔根

    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即地菍根,详该条。

  • 医方问余

    方书。21卷。日本名古屋玄医纂辑。辑年不详。作者取《难经》75难“经曰不能治其虚,何问其余”之意名书。以“先能治虚,而后宜问其余病处而治之”为编辑宗旨,汇录各科医方。全书分杂病、小儿痘疹、妇人、外科、

  • 饮食汗

    证名。指饮食后随即汗出,甚至汗下如雨。多因正虚胃热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汗病章》:“饮食汗者,因正气空虚,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,故食入汗出。”治宜安胃汤、二甘汤等方。

  • 升带汤

    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上方。白术(土炒)一两,人参、荸荠粉、炒鳖甲、茯苓各三钱,沙参五钱,肉桂、制半夏、炒神曲各一钱。水煎服。治妇人任督脉虚,带脉下坠,腰痠背楚,胸满腹胀,倦怠欲卧,不能受孕者。

  • 知母饮子

    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知母、茺蔚子各三两,防风、细辛、桔梗、茯苓、大黄、芒硝各一两。水煎,食后服。治花翳多年不退。②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四方。知母、茺蔚子、车前子各二两,黄芩、桔梗、大黄、五味子各一两

  • 脉诀采真

    脉学著作。3卷(即《利溥集》卷1~3)。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。王氏以黄蕴兮《脉确》一书内容列于篇首,以此引伸,兼采诸家脉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,并附妇人、小儿脉法。

  • 胪胀

    证名。指腹部肌肉或腹皮胀急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民病腠理热,血暴溢,疟,心腹满热,胪胀,甚则胕肿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胪,皮也。一曰腹前曰胪。”参见腹胀、肿胀条。

  • 五志化火

    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。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关,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,使气机紊乱,脏腑真阴亏损,出现烦躁、易怒、头晕、失眠、口苦、胁痛,或喘咳、吐血、衄血等症,都属于火

  • 冷灸

    指相对热灸而言,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,如药物发泡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