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何游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丹发头面或下肢或腰腹部,红赤肿热,流散无定,其色光亮,其热如火为特点。治宜疏风、清热、凉血、解毒。内治法同丹毒;外治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,包扎患处,至蜇皮枯黄,即另换一张
证名。《医碥·汗》:“脱汗,阴盛格阳,汗从阳脱,味淡不咸,如珠不流,为汗绝,不治。”详绝汗条。
古病名。指鬾病兼有发热,大便黄而恶臭者。治法见大便恶臭条。
即疾脉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素体阳虚,肝脏亏损所出现的证候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一:“病苦胁下坚,寒热,腹满不欲饮食,腹胀,悒悒不乐,妇人月经不利,腰腹痛,名曰肝虚寒也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》:“肝虚
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征代表火运,火运平气之年,无太过与不及,称为正征。
见济生方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泉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