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三国时蜀国医家。据史料记载,著有《意医纪历》1卷,现已不传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金星草项下。即发背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炒葶苈。为末,每服二钱,大枣十枚煎汤调下。治肺痿,喘急面浮者。
即被动动作。见该条。
①运气术语。指六气定位中的在泉之气。如水位下之土气、土位下之金气等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徵其下气而见可知也。”②人身下元之气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下气不足,则为痿厥心悗。”③治疗效应降气或镇潜。《
【介绍】:见吴世铠条。
病名。又名肺风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流》:“鼻上红肿……亦有不饮酒而色赤者,名肺风疮,由血热郁肺不散也。宜清肺饮子,或四物、五苓二方合用,加黄芩、黄柏。”参见肺风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黄药子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