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肛门内外皆有,遇大便即出血疼痛。”又名混合痔。指生于肛门齿线上下,在同一方位和括约肌间沟消失的痔。参见内痔、外痔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婴孩病源论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突起睛高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。与凉燥相对而言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:“久晴无雨,秋阳以曝,感之者多病温燥。”初起多见身热头痛,干咳无痰,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,气逆而喘,咽喉干痛,鼻干唇燥,
见时方歌括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青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固真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