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冬春之季,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。症见恶寒,或微热,咳嗽气急。治宜疏风宣肺。用止嗽散加减。
【介绍】:见熊立品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叶氏秘传《七十四种疔疮良方并图形要诀》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初生不啼。详该条。
见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九星,谓天蓬、天芮、天冲、天辅、天禽、天心、天任、天柱、天英……”上古以见此九星为祥瑞。
书名。秦伯未编。刊于1929年。全书选辑清代喻昌、张璐、徐大椿、王士雄等二十位医家属于笔记体裁的治案,以内科杂病为主;编辑以医家为纲,以病证为目,每证分析较详。所选治例大多在病因、证候及辨证、立法处方
病名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三。又名腮颔发、鱼腮毒、金腮疮。指位于腮颔部痈。多因阳明结热所致。症见腮颔部结肿焮痛,甚者可溃脓。治宜清泄胃府积热为主,若兼见二便不通者,用凉膈散;二便如常者,用漏芦汤;余参见
病证名。见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。小儿初生时,腮内生如米豆大一小疱,次日渐大,如有所含,故名含腮。若不早治,则可蚀破腮颊。宜先以盐汤洗净患处,然后用二金散(鸡内金、郁金等分)吹之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