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属土,肾主水。根据五行的资生制约关系,在正常情况下,脾土制约水液,使其正常运化,不使泛滥成病。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,则可泛滥为患,出现水肿、痰饮等症。
见《辨证施治》。羌活9~15克,蒲公英、板蓝根各15~30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辛凉解表。治感冒风热,咽喉肿痛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人中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臀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,腰脽痛。”
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六十。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。详紧喉风条。
医方著作。4卷。明·吴崑撰。刊于1584年。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。按疾病分为中风、伤寒、感冒、暑、湿、瘟疫、大头瘟等44类。每类前有短叙,略述选方范畴;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。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漏管入通于囊也。”即穿通阴囊的漏管。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病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上:“凡小儿初生出腹有鹅口者,其舌上有白屑如米;剧者,鼻中亦有之。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。”治宜清胎毒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见陆氏三世医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