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眼珠从午夜至午前作痛的证候。《眼科纂要》卷五:“午前痛(自午逆上至子为阳),阳旺又当阳,痛久也能生白翳,急宜抑火。”参见目痛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即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景先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撰有《体疗杂病疾源》3卷,又与龙衔素合著《针经并孔穴蝦蟇图》3卷。均佚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南行方》3卷,已佚。
出《救急方》。为蛞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疫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小儿惊者,由血气不和,热实在内,心神不定,所以发惊,甚则掣缩成痫。”《幼科类萃》:“惊者,虚惕怔忡,气怯神散,痰涎来去,其泻必青,渐生风而未至惊风也。夫惊邪入心,则面红脸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