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经的病变。燥气最易耗伤津液,燥邪从口鼻入侵于肺,耗伤肺津,出现干咳,无痰,或咯痰难出,或痰中带血,咽喉疼痛,胸胁痛等证候。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炎、白喉、急性咽喉
证名。指表证里证同时存在。多因表证未解而病邪入里,或病者素有宿疾又新感表邪所致。有表寒里热证、表热里寒证、表虚里实证、表实里虚证之分。亦指表里出现同一性质的病证。如表里俱寒证、表里俱热证、表里俱虚证、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能远怯近症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即暴聋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香加皮。详该条。
经脉的通路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中气穴,则针游于巷。”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龙须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