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劳损内伤,阴虚火亢而失血者,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呕血者,……有因虚劳,五内崩损,涌出可升斗计者,宜花蕊石散。”参见呕血条。
病名。指蒸病。因蒸病多属虚劳,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瘵诸证》。参见蒸病各有关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。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:“喉吤者,喉中吤然有声,宗气积于胸中,上出喉咙,以贯心脉而行呼吸,心气盛,故喉中有声也。”或由浊痰壅塞肺系,故气促痰鸣喉中作声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脚气的古称。见《济生方·脚气》。详脚气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,官阶正八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与大经对举,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,或指孙络,参见大经条。
病名总称。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上。称癌、瘭、疽、痼、痈五者为痈疽的五发。详见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