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眼系、目本。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。相当于视神经等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故邪中于项,因逢其身之虚,其入深,则随眼系以入于脑。入于脑则脑转,脑转则引目系急。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心手少
穴位名。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详八华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防风散痧汤,见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风晓暮,蒸热相薄,草木凝烟,湿化不流,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。”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扁担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下腹部板滞、坚硬。为下焦蓄血的主要症候之一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不解,热结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,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,尚未可攻,当先解外。外解已,但少腹急结者,乃可攻之,宜桃
证名。亦作口眼斜。《景岳全书·非风》:“口眼歪斜者,足阳明及肝胆经病。”详见口眼斜条。
病名。又称痧气、痧胀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。详痧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