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吐法。详该条。
痘疮始出的迹象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出《褚氏遗书》。即双胎。
出《食医心鉴》。即列当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山廓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夔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16。主因肝脏积热而起,亦有兼受风邪者。症见眼目“赤肿疼痛,怕日羞明,泪溢难开,忽生翳膜,初患一目,渐及两眼”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22)。治法:肝热重者,宜清热泻肝,用洗肝散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指全身穴位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人有精气津液,四支九窍,五藏十六部,三百六十五节。”王冰註:“三百六十五节者,非谓骨节,是神气出入之处也。”三百六十五是约数,当时实际穴位不足此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