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邪上受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贯众

    ①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飞天蠄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紫其贯众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纹浮

    即指纹浮现。主初感外邪,病尚在表。

  • 筒灸

    灸法之一。以细竹管(箭竿)或苇管一端轻轻插入耳中,另端置炷施灸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以苇筒长五寸,以一头刺耳孔中,四畔以面密塞之,勿令气泄,一头内大豆一颗,并艾烧之令燃,灸七壮。”用治口眼歪斜、耳疾等。

  • 针灸甲乙经

    针灸著作。原名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,简称《甲乙经》。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。共10卷,后改编为12卷,128篇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古名)和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三书分类合编而成。主

  • 高丽参

    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即别直参,详人参条。

  • 气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
  • 毛七哥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硬杆水黄连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即水黄连,详该条。

  • 黄谷如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俅条。

  • 陷中

    筋骨间的凹陷处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注于太溪,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