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伤脾阴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漏黄水

    病证名。肖山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产后一月,漏黄水不止,此乃血虚之故,宜服补血汤(当归、肉苁蓉、附子、川芎、白芍、茯苓、甘草)。”

  • 湿郁热伏

    即湿遏热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当门子

    见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麝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五部

    《内经》诊候痈疽生于体表,内连五脏的五个重要部位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五脏,身有五部:伏兔一;腓二,腓者腨也;背三;五藏之腧四;项五。此五部有痈疽者死。”

  • 锁脚流注

    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锁脚马。详该条。

  • 山茄花

    出《扁鹊心书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仙人指路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,一手仰掌上提至胸前后,翘掌向前推出,推足后旋臂握拳,蓄劲而收至腰部。两手交替进行。

  • 十七号艮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丁香阿魏丸,见该条。

  • 颐(kùn 困)

    《说文解字》:“,……,一曰耳门也。”参见耳门条。

  • 滁菊

    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