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透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龙木论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督脉络脉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SP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慈宫、上慈宫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厥阴之会。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.5寸处,股动脉外侧。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(《针方六集》);旁开4.5寸(《针灸资生经》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蛾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,详手足小指穴条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为黄疸两大类型之一。见《伤寒微旨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黄证因湿多成热,热则生黄,此即所谓湿热证也。”由湿热蕴蒸肝胆,胆热液泄,外渗肌肤,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。主要症状为发热
出《医宗金鉴》。即长针,见该条。
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