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滞痛饮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口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春月咳嗽

    指春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春月咳嗽:春月风寒所伤,咳嗽声重,头疼,用金沸草散。咳嗽声重,身热头疼,用《局方》消风散。盖肺主皮毛,肺气虚则腠理不密,风邪易入,治法当解表兼实肺气。肺有

  • 锁肚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儿生下一个月后,忽然乳不下咽,肚硬如石,腹壁色红如朱,撮口而哭,手足口气俱冷的病证。古人认为是因断肠,结扎不紧,为风邪所乘而成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用乌梅散(《证治准绳》

  • 青空膏

    即清空膏,见该条。

  • 瘰疬漏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。初起如梅李枣核,随处可生,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,久则化脓成漏。宜内服斑猫散。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
  • 筋结

    证名。指身体出现连贯成串的结块。多因肝失调达,气血凝聚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:“肝之经脉不调,气血失节,往往有筋结之患,不论骸体间,累累然若胡桃块状是也。”

  • 玉房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
  • 食呕

    证名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胸腹胀闷,四肢厥冷,恶闻食臭,食入即呕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名曰食呕。此由饮食伤脾,宿谷不化之所为也。”《证治要决》卷六:“食呕,多因七情而得,有外感邪气,并饮

  • 方病

    指现在症状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必审问其所方病。”

  • 小便失禁

    证名,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淋闭》。又称小便不禁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