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方炯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耳聋不聪之谓也。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,生而聋曰聩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耳为肾窍,乃宗脉之所聚,若精气调和,肾气充足,则耳目聪明,若劳伤血气,精脱肾惫,必至聋聩”。治宜补益肾气、滋养气血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①指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其法先用乌头、硫黄、麻黄、木鳖子、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,洗濯后再用没药、乳香、当归、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,最后将针具“瓦屑打磨净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本高。安徽下山坦人。精于外科及针灸,善疗痈疽,尝治走马疳、颈疽、喉痈等证,不数日即愈,因而名闻当地。
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