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二。即麻子仁丸,见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扶突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筋脉拘急,肌肉有沉重、麻木感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筋肉拘苛。”王冰注:“拘,急也;苛,重也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,故筋急肉苛。”
见明·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六种泄泻的总称。指脾泻、胃泻、肠泻、洞泻、瘕泻、食积泻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泻有六焉,脾、胃、肠、瘕、洞、食积是也。”详各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行舟。浙江桐乡县人。精于医术,尤其长于治疗外感证。著有《记忆方诗》一书。
见风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