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小儿初生偶然作吐,吐量不多,一般不属病态。如果呕吐不止,或者进乳即吐,可由初生拭口不净,秽液内拭(参见生下吐条);或胎前寒热偏盛;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。应结合起病缓急,呕吐与哺乳的关
养生术语。指唾液。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七:“唾者凑为醴泉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上巨虚,见该条。
即戌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人定,夏晏食。”
即葶苈大枣泻肺汤,见该条。
民间草药著作。又名《简易本草》、《简易草药方图说》。1卷。清·德丰撰,莫树蕃校。刊于1827年。作者通过询访山村乡老的采药实践,共收录南方地方草药60种,大多不见于一般本草文献。每药记其别名、形态、主
出《范汪方》。即地肤苗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消渴之一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渴,心火动而消上,上消乎心,移热于肺,渴饮茶水,饮之又渴,名曰消上。”治以滋阴养液为主,宜莲花饮(甘草、知母、莲花须、黄连、瓜蒌仁、五味子、人参、干葛、白茯苓、
见瞻甫《慈航普渡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