疳病
见《明医指掌》卷十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见《明医指掌》卷十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本的性质为虚,标的性质为实。有四种情况:①原来的旧病为虚证,而后发的新病为实证,②病人的体质虚而感受实邪,③因体质虚而致气血郁结,气化无权。如气虚而致血瘀,或脾肾虚而致痰饮、水肿、饮食积滞等。④病的本
针灸著作。又名《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》。焦会元编。综合性针灸著作。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,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了解释,并在治疗方面,提供了作者的经验。现有1937年铅印本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系促进疮口愈合的方法。适用于疮疡未溃或已溃难敛者。其法是以湿面糊随疮肿根盘作圈,高寸余,紧贴皮上,如井口形,勿令渗漏。圈外围布数重,防火气烘肤;圈内铺黄蜡屑三、四分厚,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荆州(今湖北境内)人。精外科,善治骨折,对复杂性骨折病人,使用药酒麻醉,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肉,剔除碎骨,外贴药膏,封闭伤口,即愈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六:“凡痘疮后牙龈生疮,时时出血,谓之牙宣。呼吸息臭,谓之息露,此走马牙疳也。由热在阳明、少阳,宜内服洗心散,外用蚕脱散(蚕蜕纸、枯白矾、五倍子、人中白)敷之。
【介绍】:见吕震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