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病色相克

病色相克

指病证与面部色泽相克。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,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,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。病色相克,一般属逆证。例如麻疹一类热性病人(病证属火)而见面白(白属金),根据火克金的关系,称为“病克色”,说明病情可能会加重。又如肺结核病人(肺属金)而见两颧潮红(属火)同上理,称为“色克病”,亦常表示病情加重,这些只能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,不能视为必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细米草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半边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蟹睛横出

    病证名。蟹睛症,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,“始如蝇头,中如蟹睛,甚则横长如黑豆”(《目经大成》)故名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吸壁藤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煮木香膏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六方。罂粟壳(蜜浸炒)六两,乳香、肉豆蔻、砂仁各一两半,当归、白芍药、木香、丁香、诃子皮、藿香、黄连、青皮(去白)、陈皮、炙甘草、厚朴(姜制)各一两,炮姜、枳实(麸炒)各半两。为细末,

  • 厚黄腻苔

    舌苔黄腻而厚。是体内湿热俱盛之象,法当清热利湿。

  • 水雁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海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医方

    儿科医书。朝鲜族崔奎宪著。后经李基荣、李命七等整理出版。全书记载310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、证候、辨证施治及方剂234首,并论述了小儿调护法及小儿诊断法。1943年由杏林书院出版。

  • 膺中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中府,见该条。

  • 闻诊

    四诊之一。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。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、呼吸、咳嗽、呻吟等声音变化。后者凭嗅觉嗅病人的口气、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。作为诊病辨证的参考。

  • 牛舌头草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