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多由风邪冲于肝胆所致。本症睑边眦内,甚则连及睛珠,痒极难忍。为目痒之重症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多生口角、腮、颧、眼胞等处,初起黄泡,光亮明润,四畔红色缠绕,麻痒感间作,重则恶心呕吐,肢体木痛、寒热交作,烦渴干哕,此属脾经毒火而发。治疗同疔疮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《女科万金方》1卷。
病证名。清·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未产目病号兼胎。”即妊娠目病。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芋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。参见胞衣不下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鸭脚木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头生小疮,浸淫瘙痒,黄膏出不生痂,连年不愈者。用苦参汤浸纱布塌疮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