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叫兜腮痈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此症生于腮下,其名悬痈。因郁积寒气而发。”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
见《保健药石——麦饭石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背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随,府将坏矣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清气化痰饮,见该条。
见《张聿青医案》。为秦艽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养生书。晋·张湛著。是我国古代较早的养生著作。原书已佚,其中许多片段被录入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七、二十八中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彭城(今江苏境内)人。以医知名,治病多验。
古病名。属怔忡之类。掣,牵引。以心悸掣动为主症,故名。多因心气虚寒,或胆与三焦之火传心所致。症见心动不宁,有牵引、紧缩感,甚则作痛,伴少气,咳呛或便泄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一阳发病,少气,善咳,善泄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