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黄练芽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病证名。痢疾的一种类型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八。又名蛊痢。由于患者正气内亏,感染毒疠之气,邪与气血相搏,入于肠胃,毒气蕴积,值大肠虚者,则便痢血,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。由于毒气盛热,侵入脏腑,
指大便秘结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太阴之厥,则腹满胀,后不利。”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风晕。指感冒风邪及头风证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伤风眩晕,必恶风自汗,或素有头风而发。宜芎散。”参见眩晕、风寒眩晕、风热眩运、头风眩晕等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伤酒恶寒,因饮酒太过,热郁在内,不得宣越而恶寒者,症兼口渴昏眩。”参见恶寒、内伤恶寒条。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陈芥菜卤汁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