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背。同足跗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《奇效良方》云:“在眉中间是穴。”与《银海精微》所云之光明穴同。参见光明条。
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见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。即产后完谷不化。详该条。
即阳明府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府病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8卷。清·吴仪洛撰。刊于1757年。作者鉴于《本草备要》的作者汪昂“不临证而专信前人,杂揉诸说,无所折衷,未免有承误之失”,故重新将该书修订。内容半数保留,半数增改,并补充了一些《本草纲
病名。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:“反唇疔发唇里棱。”初起形如粟米,色紫坚硬。肿甚麻痒木痛,寒热交作,烦闷作呕,甚则令唇外翻。详唇疔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