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,故名。内容包括六经疟、五脏疟、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,并说明在针刺前,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,针刺应按经取穴,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,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,则宜药不宜
《温疫论》卷上方。知母、天花粉、贝母、栝蒌、橘红、白芍药、当归、苏子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温病下后阴伤,痰涎涌盛,胸膈不清。
【介绍】:见傅山条。
六涎之一。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,其气结涩凝滞而成。因涎与滞气相交,多发为疼痛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集成》卷二。即酒齇鼻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买麻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李肇《国史补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明·张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即化燥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