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婴幼儿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。初起寒邪在表,恶寒,身热,无汗,沉迷;如表寒化热,则必热势增高,心烦,口渴;如便秘,小便黄涩者,则为热邪传里之候。初起表寒,治宜辛温解表
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
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,以行其经尽故也。”参见传经尽条。
病证名。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:“胎前大便不通乃大肠火炎,胎气闭,不可用芒硝击胎,只用大黄、枳壳自通。”即妊娠大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龙须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中药名实考》。为梗通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理筋手法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用于脚腕部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筋肉挛缩,关节强直。以大酒杯粗管,长尺余。用时先坐定,竹管放地上,患足踏于其上,向前后搓滚,日久则见效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枳壳、黄连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积热咳嗽,热结大肠者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枳壳、桔梗、苍术、陈皮、甘草、厚朴。为末服。治气结腹胀,胸前饱闷。
见急救异痧奇方条。
推拿手法。用手指挟住肌肤,反复扭转,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。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,有排除风邪的作用,本法与揪法相似,但揪法揪有转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