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希道
【介绍】:
见盛端明条。
【介绍】:
见盛端明条。
【生卒】:九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时医生,字少卿。蜀(今四川)人。据《鉴戒录》记载,他善于分析病因,从思想和精神因素入手治病。董太尉璋久患渴疾,屡经医治不效。虞为诊治时指出:非唯患渴浆,而且渴士,如能得多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野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庵摩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。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急救仙方条。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即补肾纳气。用补肾药物为主治疗肾不纳气导致虚喘的治法。详补肾纳气条。
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风热毒气,客于腠理,热毒搏于血气,蒸发于外,其皮上热而赤,如丹之涂,故谓之丹也。”详有关丹病各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亦名胎前暑泻。多因孕后内伤生冷之湿,外受暑热之邪,湿热损及肠胃,症见泄泻如水,烦渴尿赤,自汗面垢等。由于耗伤津液,则易伤胎。治宜清暑去湿,并需注意安胎。方用藿香正气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