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纹如水字的形状,多属脾肺阴伤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出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黄皮果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尺泽,见该条。
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即鹅口疮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五。又名腿痈。多由湿热留滞经络所致。若发于内侧者属肝脾二经、发于外侧者属胆胃二经。初起平陷坚硬者为气虚,当用内消黄芪汤;势焮肿痛者,当用内托柴胡汤,外用隔蒜灸。余证治见外痈条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九方。炒神曲、炒麦芽、黄连各半两,肉豆蔻(面裹煨)三两,芦荟二钱半,使君子仁十个。为细末,猪胆汁为丸,黍米大或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空心食前米汤送下。治小儿脾疳瘦弱,或泄利无度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樵翁。浙江鄞县(宁波)人,长于眼科,撰《眼科易秘》4卷(1876年刻成),记眼科杂证,并附歌诀,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