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短气不足以息

短气不足以息

指呼吸短促困难。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平人寒热,短气不足以息者,实也。”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中:“无寒热,无新邪也,而乃短气不足以息,当是里气暴实,或痰或食或饮,碍其升降之气而然。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痰而来者,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,二端并否,其为里实无疑。”后世对短气,气促等病症,一般则多以肺肾气虚论治。参见短气、气促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诇(xiòng)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
  • 举手托天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掌缓缓上托,举过头顶,掌心朝上,再渐渐收回至两腰部。

  • 卒脑风证

    证名。指内、外障之有太阳穴部剧痛表现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太阳内如槌似钻一团而痛也。若痛及目珠,珠外有赤脉纵贯及瘀滞者,必有外之恶证来矣;若珠不赤痛,只自觉视如云遮雾障,渐渐昏眇者,内证(内障)成

  • 足太阴

    ①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太阴脾经,见该条。②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三:①指地机穴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腰痛……上热,刺足太阴。”王冰注:“地机主之。”②指三阴交穴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女人漏下赤白及血

  • 吐蛔痧

    病证名。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吐蛔之证。小儿素患蛔虫病,因痧毒入胃,胃必热胀,热胀之极,蛔不能存,因而上涌,乘吐而出。此与伤寒吐蛔,伏阴在内者不同。宜用消毒三棱针刺腿弯、臂弯痧筋上,流出紫黑毒血;另用

  • 真珠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珍珠,详该条。

  • 石灰草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散星草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鹅不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方剂配伍

   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,按照组方及配伍禁忌等原则,选择适当品种和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。方剂配伍的原则,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,分为君、臣、佐、使四部分。而配伍的宜忌,则有相湏、相使、相反、相畏四种情

  • 温针灸

    又称针柄灸。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。即在留针过程中,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,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。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~3团。本法具有温通经脉、行气活血的作用,适用寒盛湿重,经络壅滞之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