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应候,见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李中立撰。刊于1612年。本书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、人10部,收集药物约近500种,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、形态、气味。次以大字记其主治,首载《神农本草经
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7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六吉。太平府(今安徽当涂县)人。对于医学常有自己的见解,见闻较广,著有《医经原始》等书,已佚。
是针对邪实而正稍虚的病情,以祛邪为主、扶正为辅的治则。取邪去则正自安之意。参扶正祛邪条。
针刺术语。出《针经指南》。“气”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刺之要,气至而有效。”气至病所,是指这种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,到达了病变部位而言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黑大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、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