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七叶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。详见坐位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彭城(今江苏境内)人。以医知名,治病多验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关节。详该条。
见幼科直言条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又称稳婆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水突,见该条。
证名。即头眩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:“假令瘦人脐下有悸,吐涎沫而癫眩,此水也。”《医宗金鉴》卷二十一:“癫眩之癫字,当是巅字,巅者,头也。文义相属,此传写之讹。”参见眩晕、头晕、头眩条。
医案著作。清·喻昌撰于1643年。全书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治案60余则。前有医论二篇,作者强调“先议病、后用药”,其“议病式”就是一份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。在治案中喻氏对病因、病情记述较详;辨证治疗
朝医方书。元持常编于1928年。分内、外两篇。内篇载太阳、太阴、少阳、少阴四象辨症、四象经验、四象脏腑全身疗在图。四象人用药266种;外篇载四象方剂219个,附验方66个。现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卫生局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