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亦作口眼斜。《景岳全书·非风》:“口眼歪斜者,足阳明及肝胆经病。”详见口眼斜条。
空同孔。亦称毛孔、玄府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所谓玄府者,汗空也。”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草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。出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。其皮肉结实,体型较大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孟博。婺源(今江西婺源)人。世代为医,约医术更精,善长针灸,著有《医方图说》。
病名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冬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原名国珍,字志三,号蛰庐。浙江温州人。(原籍乐清县)。光绪己丑年中举,曾创设医院,名“利济”,在当地负有名声。光绪二十年(1894)温州东部流行霍乱,虬试用白头翁汤治验不少。因撰《
骨名。又名预颅,即颅。指头部骨骼,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风牵出睑、睥翻粘睑、皮翻粘睑、皮翻症、残风、地倾。多因胃经积热、肝风内盛,致使风痰湿热瘀滞睑络而成;亦可由胞睑疮疡结瘢或外伤所致。症见眼睑向外翻倾,重者“睥翻转贴在外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