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法之一。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,促使正气逐渐恢复,亦即慢病缓治之意,故称。例如四君子汤补气,四物汤补血,均属缓补范围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即月经过少。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花椒叶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二。即腮痈之小者。详该条。②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指颊疡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四册。即茯苓丸第四方。见茯苓丸条。
证名。指粪便干燥秘结。见《名医类案·秘结》。详大便秘结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斑叶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玄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火泻、火泄。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:“火泄,腹痛泻水,肠鸣,痛一阵泻一阵,火也,黄芩芍药汤,张长沙谓之协热自利。”详热泻、火泄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即四方藤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