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穷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阳

    指阳明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所谓二阳者,阳明也。”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之病发心脾……”王冰注:“二阳,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。”

  • 胎赤眼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
  • 佛耳草

    出《脾胃论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睾囊

    即阴囊。《寓意草》:“少腹有疝……,坠入睾囊甚易。”

  • 三间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I3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少谷。属手阳明大肠经,输(木)穴。位于食指桡侧,掌指关节后凹陷处,赤白肉际,微握拳取穴。布有桡神经浅支,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。主治咽喉肿痛,齿痛,目痛

  • 岩大蒜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半产恶露不下

    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。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。

  • 头摇

    证名。指头部摇摆、颤动而不能自制的症象。又名摇头。《证治准绳·头摇》:“头摇,风也,火也。二者皆主动,会之于巅,乃为摇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头摇有二证,风火相煽,卒然头摇,项背强痛,少阳经证也

  • 肾间动气

    两肾之间所藏的真气,是命门之火的体现。《难经·八难》:“所谓生气之原者,谓十二经之根本也,谓肾间动气也,此五藏六府之本,十二经脉之根,呼吸之门,三焦之原,一名守邪之神。”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、三焦气

  • 湿热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。由于湿热伤筋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弛长,软短为拘,弛长为痿。”证见腿足痿软、微肿,或足趾麻木,伴有身重胸闷,小便赤涩,舌苔黄腻,脉象濡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