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阁经验备急药方
见备急灸法条。
见备急灸法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疿疮。见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三十方。半夏一两(每一枚配虫一个,同捣烂,炒黄),自然铜二钱(醋淬),古文钱三钱(醋淬),乳香、没药各五钱,骨碎补七钱。为细末,每服三分,用导滞散二钱,热酒调下,次日再服如前
病名。见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。①“前舌根上,或在左右两旁,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,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,或青白色如蚬肉,或似桃胶,两旁红筋垂下,皆此症也。久则前心后背疼痛、暖气,喉中若虫行”(《喉症全科紫
见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挂金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瓜子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阴络脉。见该条。
经脉表里相合之名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。即泻青丸,见该条。
①即脂瘤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详该条。②指生于面部的胶瘤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八。详胶瘤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