笠泽居士
【介绍】:
见施沛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施沛条。
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小腿肚的一种疮疡。出《医说》卷六。由湿热内搏,外感风邪,滞于肌肤,留于血脉而成。常发于小腿肚。初起形如湿疮,痛痒相兼。破流黄水,疮口深如钉钻,缠绵难愈;若疮口受寒,则疮口肌肤发冷。治宜清热理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明·方隅编集,方谷校正。刊于1584年。本书论述多种常见病证,包括中风、伤寒、疟、痢、痰、喘等内科病,以及一些妇科、外科、五官口舌病证等。编写的特点以医论为主,辨症求因,随证处方。理
正骨法。适用于肩、髋关节脱臼的整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又名足蹬法。以左肩关节脱位为例:令患者仰卧,医者面对患者坐于伤侧,将左足跟置于患侧腋窝内,双手握左腕,配合足牮对抗拔伸,使其复位。
病证名。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时时流泪的证候。可分冷泪和热泪。冷泪包括风冷刺激所致之迎风流泪和泪液排泄受阻所致之无时泪溢。热泪常见于热证眼病及异物入目等。详见冷泪、热泪条。
①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。②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地榆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眼帘、虹彩。即今之虹膜,位于黑睛后内。其色因人种而异,我国多为黑褐色。黄仁中央有约2.5~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,名瞳神。黄二居风轮之里层,内应于肝,肝胆相表里,故病变常与肝
病证名。指突然头脑昏乱旋转,伴有恶心呕吐的疾患。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:“其症发于仓卒之间,首如物蒙,心如物扰,招摇不定,眼目昏花,如立舟舡之上,起则欲倒,恶心冲心,呕逆奔上,得吐少苏,此真眩运也。”本病
丛书名。又名《陈修园医书十六种》,或名《公余十六种》。清·陈念祖撰。刊于1865年。包括《灵素节要浅注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》、《金匮方歌括》、《伤寒论浅注》、《长沙方歌括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医学从众录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小通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