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外症状如粟米样的一种喉风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。多由肺胃蕴热,复感外邪所致。初病发热恶寒,头痛身痛,继则咽喉肿,形如粟米,小于珍珠,根盘红赤而顶黄,散布于喉中,口内异常疼痛。治宜人参败毒散发表;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渴证之一。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。《证治要诀·拾遗门》:“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,名曰血渴,宜求益血之剂。”可用四物汤、十全大补汤等方。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五:“内伤劳役,精
【介绍】:见王翃条。
即热极生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江时途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竹斋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千里条。
见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