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铁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苏沈良方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喷洒。古代以冷水濆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。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》:“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潠之,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……。”
证名。指头部胀重不适的感觉。可因外感或内伤引起。外感多因湿热蒸郁所致。《伤寒绪论·头胀》:“头胀者,气虚火炎也。冬温、风温、温病、热病、时行、中暍、中暑,多有头重胀痛,皆是湿热火气内燔,慎不可用发散药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海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芩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化痰法之一。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。由于风寒外束,导致肺气不宣。症见鼻塞喉痒、咳嗽痰多、舌苔薄白。用麻黄、蝉衣、杏仁、桔梗、辛荑、陈皮、甘草等。
即葱豉汤第二方,见葱豉汤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