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能够掌握天地阴阳变化规律,善于保全精神的人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大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色诊之一。赤为火热之色,属心。临床上赤甚主实热,微赤主虚热。久病虚人,午后两颧发赤,为肝肾阴火上炎;赤色如妆,嫩红带白,游移不定,为戴阳证;肺病见赤色,多属阴虚火盛,灼伤肺阴;面赤耳鸣,头目眩痛,多属
病证名。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小儿热盛生风,欲为惊搐,血气未实,不能胜邪,故发搐。大小便依度,口中气热,当发之。用大青膏。
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声音洪亮。详见声怯条。
①即肾阴,详该条。②推拿穴位名,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,即肾经,见该条。③病名。五脏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肾水者,其腹大,脐肿腰痛,不得溺,阴下湿如牛鼻上汗,其足逆冷,面反瘦。”多
小儿推拿方法。详和阴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常由肝肾虚热,复感风邪所致。小儿患此,多属实热眼疳。证见“风轮上浮起一翳,黑而圆,其高低大小不等,状如蟹睛”(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),目赤羞明,痛极难睁。治法:虚热挟风者
喻语言不能接续之状,多因元气虚弱所致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少气,身漯漯也,言吸吸也。”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