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肥粘疮

肥粘疮

病名。小儿癣疾之一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小儿头上多生肥粘疮,黄脓暴露。”感受风热热毒蕴蒸所致。多发于小儿。初起头皮起丘疹,继之成脓疱,可蔓延全头皮,破后糜烂流脓,痒痛兼作。先用20%明矾水或槐条煎汤外洗,再用硫黄软膏或胶烟入轻粉、枯矾共研细末,麻油调搽。相当于黄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疳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。疳病新起的症状,外现于目、鼻、口齿等部位。《证治准绳》:“鼻下赤烂自揉,鼻头上有疮,渐绕耳生疮。今分走马疳,口齿疳,鼻疳,眼疳等。”

  • 妊娠目病

    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多属热症。因孕后胎热有火所致。如气分有热者,症见旋螺突起,瞳人散大,治宜清火,泻气分之热,方用天门冬饮;血分有热者,症见瘀血凝翳,治宜清火,泻血分之热,方用保胎清火汤;心脾壅

  • 灰干苔

    舌苔灰而干燥,舌质深红,为热盛伤津之候,治宜清里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高士宗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世栻条。

  • 火腰带毒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廿。即腰带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①食管的末段。②鸟类受食之处。

  • 十二经水

    指十二条河流:清水、渭水、海水、湖水、汝水、渑水、淮水、漯水、江水、河水、济水、漳水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经脉十二者,外合于十二经水,而内属于五藏六腑。夫十二经水者,其有大小、深浅、广狭、远近各不同,…

  • 淋溲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小便淋沥之意。详淋条。

  • 散刺

    刺法之一。指在穴位及其周围作分散的多点刺激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冬刺俞窍于分理,甚者直下,间者散下。”

  • 鼠疫毒核消毒饮

    《鼠疫约编》方。金银花、连翘、玄参、桔梗各一两,僵蚕、板蓝根、甘草各五钱,马勃四钱,牛蒡子六钱,荆芥穗、薄荷各三钱。为粗末,每服六至八钱,芦根汤煎药末,二、三滚,去渣服,轻者一日三服,重者一时一服。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