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江之兰条。
藏于骨腔中的髓液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肾主身之骨髓。”参见髓条。
厚而丰盛,亦作亢盛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热气淳盛。”
正骨手法。《伤科汇纂》卷五:“夫颌颏脱下,令患人坐定,用手揉脸百十遍,将患人口张开,医者以两手托住下颏,用左右大指,入患人口内,将大牙揿住,用力往下一揿,复往里送上,即入臼矣。随用绢带兜颏于顶上,半时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撰有《赵赞本草经》一卷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盐麸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刺手法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进针后先左转(大指向前)九次,后右转(大指向后)六次,反复交替施行。也可分浅、中、深三层重复进行。有疏通经气的作用。适于疼痛性疾患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肠山。即承山,见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唐本草》。54卷。唐·苏敬等撰于659年。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。分为正文、图和图经三部分。《新修本草》正文20卷,目录1卷,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一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、唐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