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萝藦子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即文武膏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九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指患者神识不清,两手向空抓物,同时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,犹如理线之状。系病情危重,邪盛正虚,或元气将脱的表现。《温疫论·补泻兼施》:“证本应下,耽迟失治,或为缓药因循,火邪壅闭,耗气搏血,精神殆尽,邪火
针刺术语。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,不使消失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经气已至,慎守勿失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王素经验方》三卷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清河(今河北省境内)人。崔彧弟子。
外治法专著。一名《外治医说》。清·吴尚先撰。1册,不分卷。刊于1870年。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,并联系《子华子》一书所说“医者理也,药者瀹也”的涵义,故以《理瀹骈文》为书名。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