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空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串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虞洮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“形似杨梅,只痒不痛,乾燥无脓,此梅毒将发之候也。”宜先服如圣散,再服托里解毒汤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苛,痒也。轸同疹。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。治参见酒齇鼻条。
①人体部位名。指耻骨联合部。②经穴名,代号RN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回骨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厥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5寸,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。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,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