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秫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腧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。”见腧穴条。
病名。《治疔大全》:“生于正疔之旁,其证极轻,照常治之即瘥。”
针刺、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。简称针灸。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,刺激人体穴位,运用操作手法,藉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。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,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,达到温通经脉、扶阳散寒的目的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五脏积症之总称。《难经·五十六难》载五脏之积:肝之积名曰肥气,心之积名曰伏梁,脾之积名曰痞气,肺之积名曰息贲,肾之积名曰贲豚。后世称为五积(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八)。详各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上5寸旁开2寸处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去任脉三寸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;并有第七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胃痛,呕吐
①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臭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