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脏寒腹胀

脏寒腹胀

证名。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脏寒腹胀之症,四肢常冷,小腹胀急,冷硬如冰,小便清利,大便时泻,不思饮食,唇口色白,言语轻微,《内经》所云正水,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。”多因真阳素虚,脏气不足,又口食冷物,身得寒气阴寒痞塞所致。《金匮翼》卷四:“有寒气入里而胀于内者,盖阴气凝聚,久而不散,内攻肠胃,则为寒中胀满泄利之症。经云:脏寒生满病是也。”治宜温阳散寒。肝肾虚寒,腹冷如冰,大便不实,八味丸小便不利金匮肾气丸。脾肺虚,不思饮食,言语轻微,理中汤。手中逆冷,四逆汤。参见腹胀、内伤腹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蟾蜍草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棒子毛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玉米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科大生合璧

    见大生要旨条。

  • 灰滑苔

    舌苔灰黑而滑润,为寒水侮土,太阳中寒之证。一般有腹痛吐利,手足冷,脉沉细等。宜温阳散寒(见《伤寒指掌》)。

  • 产后血崩

    病名。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四。多因产时损伤冲任胞脉,产后经脉未复,劳役损伤;胞衣不下,冲任胞脉受阻或产蓐期房事过早所致。症见阴中突然大量流血或暴崩不止。治法参见血崩、胞衣不下条。

  • 耳窍

    指耳,详该条。

  • 克蛇龟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夹蛇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行泄泻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泄泻。多因脾肾阳虚,当经行之时,胃肠之气血受阻,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。脾虚者,症见经期大便泄泻,精神疲倦,食减,或见浮肿、腹胀等,治宜健脾渗湿,方用参

  • 眼粪

    眵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薛伯宗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常以巫术治病,善治外症。